休閑農莊如何發展親子游活動
現在,休閑農莊發展火熱,其中,親子游是其一大亮點,很多休閑農莊都爭相搶占這塊蛋糕,開發親子游項目,但是由于我國親子游項目尚在初級階段,導致親子游項目在開發過程中遇到諸多的問題:
親子科普產品未達精細
親子項目盈利缺乏模式
親子理念踐行不夠深刻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幾點進行親子游活動開發:
現代農莊親子游活動開發
1、理念提升
許多農莊的親子游活動,對應的項目就是,娛樂休閑活動、采摘、農事體驗、戶外科普等形式。
大自然課堂輻射的維度則更為寬泛和深入。從“教育”的本質延展,大自然課堂可以分為游玩、科普、體能訓練、生存訓練、精神人格塑造等五個層次。
對應來看,親子游的范疇僅僅停留在游玩和科普的淺水區。大自然教育的精髓有待我們進一步去挖掘。
在進行親子游玩時,理念避免偏頗于某一方,兼顧父母和孩子雙方的需求,促進父母和子女之間關愛和理解的互動,形成益童成長的良性系統。
2、課程開發
從系統性講,親子游講究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普遍存在主觀性強、隨意性強的缺陷。家長受限于知識面,不可能系統地對孩子進行全面教育。
從受眾形式講,在大自然教育中,除了親子互動外,還包括各種學校團體組織的體驗實踐活動。所以,這就需要農莊自己,或者聯合相關機構,瞄準教育目標,針對不同年齡的孩子,進行對應的系列課程設計。
于此同時,大自然課堂不能像親子游那樣只提供場地和設備,體系化的課程還要有專業的教師或輔導員,全程對孩子進行針對性指導。
現代農莊親子游活動開發
3、校園合作
越來越多的學校將大自然課堂做為體制教育的重要延伸,甚至植入到體制教育當中。這對于占盡區位和自然稟賦優勢的農莊而言,充滿了商機。
一方面,農莊可以爭取做為當地中小學大自然教育基地。另一方面,農莊也需要和學校聯合進行課程的定制開發,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期開發出相應的課程產品,并不斷優化升級。
“自然大課堂”是靜態知識與動態知識的有機融合,而不是像親子樂園一樣單純的娛樂功能。家長帶孩子去參加親子活動更多的也是為了讓孩子得到鍛煉,盡快成長。所以說,中國的親子游項目,真的需要改改了。
4、市場細分
多數農莊的親子科普產品并未進行年齡段的市場細分,導致許多項目并不適合該年齡段的游客,在市場開發時,要通過3——12歲的親子市場的細分,加強開發親子科普旅游的專項產品,促進業態創新化,從而提升親子科普產品產品的精細程度。
5、盈利模式
發揮項目的優勢資源與區位條件,提供相應的親子科普服務獲得收益;挖掘親子家庭、游客巨大客流帶來的早教、興趣培訓、服飾食品、玩具等商業機會;針對親子科普旅游開發產生的經濟溢出效應,整合、聯動周邊資源、產品與景區等,實現效益最大化。
近些年來,國內親子游呈現出兒童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多3歲內的寶寶也跟著父母一起出游看風景、體驗世界的美好。長期以往發展,相信我國的親子游市場會越來越好,這就對于旅游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千篇一律的親子游項目是吸引不了顧客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