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旅游現在有哪些待解決的問題
國家對鄉村振興的大力支持,使得鄉村迎來了高速發展時期。各種圍繞鄉村展開的項目層出不窮,更加促進了鄉村的蓬勃發展。
鄉村旅游呈現“井噴式”增長
自從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鄉村旅游便出現“井噴式”增長,成為帶動農民增收、推動農業農村產業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大動能。
從鄉村旅游發展規???,2018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超30億人次,營業收入超8000億元,呈“井噴狀”;截至目前,全國已創建388個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示范縣(市),推介17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國務院出臺的鄉村旅游提升計劃預測,到2020年,全國將發展300多萬家農家樂。這表明,以休閑農業、農家樂等為主要平臺的鄉村旅游已經成為農民收入的新增長點,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大標志。
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在帶動農民富裕及農村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也提出了以下新要求:一是產業興旺有“市值”,使無人問津的鄉村資源成為市場寶貝;二是生態宜居有“顏值”,用藍天、碧水、凈土描繪出美麗鄉村安居樂業的美好圖景;三是鄉風文明有“氣質”,讓鄉村“土、野、粗、奇、俗”的舊觀與印象得到升華和提質;四是治理有效有“基質”,使農村基層組織充滿生機和活力;五是生活富裕有“品質”,使農民擁有穩定收入,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提高。
其中,生態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美麗底色”,也是發展鄉村旅游業、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亟待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
休閑農業、農家樂等鄉村旅游載體大都建在自然風光秀麗,玩有特色、看有奇景、吃有風味、住又清凈的地方,這就不可避免地出現鄉村旅游等經營開發活動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根據我們的調研,目前鄉村旅游業主要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生態環境問題:
一是缺乏統一規劃和科學布局。不少鄉村旅游設施往往是當地村民各行其是,比規模講排場,你有我也有,“一窩蜂”而建,有的甚至建在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內,這就造成設計規劃五花八門、區域分布雜亂無章,與周邊的地理環境與生態資源極不和諧。
二是有些鄉村旅游成為鄉村生態環境的污染源。鄉村旅游設施大都建在風景秀麗、山川奇特的景觀地,由于缺少甚至沒有垃圾收集和污水處理設施,產生的污水或禽畜糞直排外部環境,造成的衛生環保問題比較突出,甚至觸及到生態環境保護的法律底線,成為阻礙鄉村生態振興乃至全面振興的罪魁禍首。
三是個別鄉村旅游形式變味為“山水劫”。鄉村旅游設施建在風景區或生態環境獨特的地方,前提是不能破壞自然生態環境,然而有的經營主體在林區景點建燒烤點,影響林業防火安全;有的在水源地邊建飯店、民宿點,臟水污水直排水源地;有的在湖邊建漁館、在禁漁區營業,在樂了老板和游客的同時,卻成為破壞綠水青山的“山水劫”。
以上出現的問題并非鄉村經濟發展的主流,但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與全面要求下,仍然不能忽視,必須解決好鄉村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發揮好鄉村旅游在鄉村綠色發展中的提升作用與龍頭功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