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閑農業沒有盈利,原因在哪?
近幾年,國家大力的支持鄉村的建設發展,各種鄉村項目層出不窮。休閑農業就是其中一種模式,吸引了各路投資者。但是,成功的人確實寥寥無幾。那么,這些失敗的休閑農業案例,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休閑農業盈利難的原因
1、缺乏對休閑農業的認知或敬畏
大部分的休閑農業投資人都是或曾經是非農業領域的商界大咖,他們在房地產、煤礦等行業賺到了可觀的第一桶金,在追求轉型或二次創業過程中,認準了休閑農業這個政策和市場風向俱佳的行業,便滿懷激情的開始了盲目的投資。
2、缺乏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營銷手段
休閑農場最怕的莫過于“養在深閨人未識”了,不是你環境優雅、果蔬豐富、娛樂設施齊全、吃住不愁,就會有客人自己找上門來。
許多農場老板以為農場建成之后,在報紙上登幾個廣告就可以等著顧客上門了。但這個時代真的過去了。你的消費者群體是都市里需要釋放工作壓力的年輕人,這些人誰還有閑情雅致泡杯茶看看報紙呢?
互聯網時代,其實我們可以不需要花一分錢,就可以讓客人知道你的品牌,知道你的農場。甚至可以讓你的農場一夜之間名傳千里。
3、沒有找準自己農場的盈利點
切記:休閑農場不同于旅游景區!有些農莊為了盡快回收資金,開始收門票。不要讓10元的門票成為客人進門消費的攔路虎。
4、缺乏產業支撐
和人體需要造血功能一樣,休閑農場要想長遠健康發展,必須要有核心的產業支撐。產業的功能就是給農莊造血,讓農場獲得自生能力。
5、不做規劃、盲目開發
一個農場的規劃圖出來時候,就基本決定了它未來的命運。目前很多農場為了省下一筆規劃費,甚至不做規劃,而是全靠抄襲或滿懷自信的閉門造車,最后把農場搞得不倫不類,只能獨守空門。
規劃是一個既嚴肅又多變的學問,同樣的一塊地,如何開發,搞什么主題、設置什么項目、添加哪些創意,開發順序是什么?根據區位不同、周邊特色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歷史文化不同,規劃都不能相同。
6、不懂運營
為什么我的農場只有周末兩天才有游客,平日里冷冷清清?為什么我的農場經常被人投訴到媒體?為什么我的農場有住宿條件,卻沒人住宿?為什么我的農場有產品銷售,卻沒人購買?為什么我的農場回頭客那么少,二次消費率那么低?類似的疑問有很多,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你不懂運營。
7、不知如何拿到政府補貼
無論是土地流轉,還是項目申報,或休閑項目的建設,基礎配套的完善,甚至資金缺口的彌補等,方方面面的諸多工作都有待對政策的正確把握、同政府的密切合作才能達成。政府的項目資金才是真正搞農業且要生存的主要依靠。
8、固步自封,不參加社會培訓
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一個方興未艾的行業,一個講究特色講究創意的領域,如果固步自封,不愿學習,很快就會被時代淘汰。就在你決定放棄參加一個社會培訓的時候,就很有可能錯過一次發展的機會。
相關文章